最近新竹市市長林智堅參選桃園市長的論文抄襲嫌疑又掀起了台灣政治人物追求高學歷的問題。

台灣的政治人物會不惜抄襲以便洗學歷是因爲台灣的選民在意政治人物的學歷?

蔡英文的博士學位長期被質疑;柯文哲念念不忘台大醫學系、智商157;習近平被嘲笑“只是小學畢業”。習近平少年失學是歷史因素,有什麼好攻擊的?習近平的問題是Чжао Дома партия的集權制度、毛澤東的思維,還是他的學歷?政治人物做事重要,還是他們的學歷重要?

台灣人爲什麼這麼在意高學位證書?

一是傳統的科舉思維,考試成功、第一名、贏。二是科學上高學位與智商(IQ) 正相關,也就是説高學位通常比較聰明,在意高學位代表崇拜聰明人。但政治人物聰明就是好嗎?政治人物沒有誠信、聰明爲自己的利益是好嗎?政治人物沒有智慧、聰明反被聰明誤、誤了國家社會是好嗎?缺乏智慧的博士例子不少。

基本的學位反映基本的能力,太高的學位有這麼重要?你會投選高學歷但不能做事的人,還是低學歷但能做事的人?

今天學校停電,基地臺沒電不能上网,飲水機沒電不能裝水,連檢測體溫的儀器因爲沒電不能測量體溫。

所以近來很紅的時髦詞語“韌性(resilience)”其實不复雜——不過份仰賴某個東西。

如果停電,你能生活(如燒水、煮食)嗎?
如果不能,你會不會太仰賴電來滿足基本需求? 是不是要用其它方式燒水(如瓦斯)分散風險?

如果沒有Google,你能做研究嗎?
你會用實體的圖書館、紙本文獻做研究嗎? 太仰賴搜索、复製貼上?

如果愛人逝世了,你能生存嗎?
你人生的意義只有愛人? 沒有朋友、親人……? 太依賴一個來源韌性不足/脆弱度增加,有多方面的來源韌性提高/脆弱度減少。

因此韌性沒那麼复雜,多種類的支持,不過份仰賴某種就好

曾經投稿香港的《蘋果日報》與《明報》,《蘋果日報》很快刊登:https://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50826/54133382

 

 

致愛黨人士、愛國人士、關心中華文化的人:

現在是中國轉型爲現代國家的最後時機,趁現在全球趨勢還沒太壞,如果不捉住這個時機當機立斷,中華文化將在正加速中的全球完美風暴(氣候暖化、能源危機、經濟危機、全球貧富懸殊、政治動盪、難民潮)處於劣勢,先輩們幾千年耕耘的成果興衰可能就繫於我們的一念之間。

歐美先進國轉型爲現代國家不少也是跌跌撞撞的——英、法、美經歷了對外戰爭、内戰,好不容易才形成現代國家。他們還得力於殖民地、新邊疆、環境空間大(如溫室氣體排放空間大)。中華文化遲醒,基本上是沒有多餘時間讓先富起來的人先享受一番,之前的原始積纍、以環境換資本就是爲了準備現在的轉型。

臺灣跌跌撞撞,幾次政黨輪替後慢慢形成共識、規則、制度,在全球完美風暴下比較能應變、適應(resilient)。新加坡法律似乎實施得很好、沒有貪污腐敗,然而執政人民行動黨大還是法律大、李家後代如犯法會不會與庶民同罪這些門檻還沒過,沒經過考驗,始終是新加坡的隱憂。新加坡是不是已經法治了,會不會因權力缺乏制衡而開始貪污,在全球完美風暴下會不會走回頭路、仰賴人治、錯誤決策……這些還是問號。

法治需要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忌雙重標準、雙重待遇、用政黨内部機制繞過國家法律機制。這會削弱法律的公平性,製造裂縫,逐漸侵蝕,越蝕越大,越蝕越快,法律形同虛設。沒有法律,就只能依賴原始的叢林法則,沒有更快速糾錯的機制減少動盪,大起大落,在全球完美風暴下大起大落的規模比幾千年來所謂“亂世”的規模大得多。以前亂世可以逃到新邊疆,沒有更先進的文化同化,大家族逃難已足夠。如今都是小家庭,需要的是互相合作組織的社區、社群,相近文化背景即形成民族,而不完全依賴血緣關係,階級控制難以充分發揮每个人的潛能。

在瞬息萬變、大起大落的時代,如果要比較能應變、適應,需要有很多快速反應、糾錯的機制(局部反饋環路,local feedback loops)。當小問題一冒頭就已經應對,不需等到它惡化到很嚴重的地步才來找黨高層救火,疲於奔命。缺乏局部反饋的機制,火頭處處,遲延緩慢,點連成片,互相影響,問題變得更加複雜。

轉型不成,就好像現在的落後國家,在全球完美風暴下岌岌可危。中華文化的將來取決於我們現在的作爲。時機一過,以後就算走回轉型的方向也已損失慘重,生民塗炭。

轉型需要時間,難以立竿見影。現在不轉,何時才轉?

僅此記下

2015年8月26日

Systems are perfectly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results they are currently achieving. In other words, no matter how dysfunctional a system appears to be, it is producing benefits for the people who participate in it.

Systems are perfectly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results they are achieving right now. At first glance, when we look at how dysfunctional existing systems can be, this premise seems absurd. For example, why would people design a system that perpetuates homelessness, increases starvation, or undermines children’s abilities to learn? The answer that emerges from a systems analysis is that people are accomplishing something they want now, something other than what they say they want. They are receiving payoffs or benefits from the status quo, and they are avoiding costs of change.
~~ David Peter Stroh, Systems Thinking for Social Change

台灣現在看來人才外流需要結構改革,那麼,台灣目前這個系統達到什麼目標?

追溯系統演變,台灣从荷蘭人、鄭成功、清朝、日本、蔣朝到現在,建立殖民的系統。鄭成功、蔣朝要獲取足夠的資源人力反攻大陸,日本要資源人力大東亞共榮圈,荷蘭人、清朝皇帝也要台灣的農勞資源定期帶回,當然都有建設,但是台灣人是沒有話説的(古代沒有民主,殖民系統也盡量避免自治意識)。台灣現在這個系統還是不是最大化資源人力的獲取?如果是,現在這些豐富的資源(包括污染台灣環境的容量[capacity])人力成果(GDP)去了哪些人的口袋?有沒有流失去國外(如歐美)?如果寶島掏空(能撈則撈),留在台灣的年青人子子孫孫怎麼辦?這是愛台灣嗎?現在的執政團隊有改革嗎?

大埔事件、反媒體壟斷運動、洪仲丘事件、太陽花學運,台灣的年青人隱約感覺到需要改革,但 Чжао Дома партия的威脅讓運動失焦了,既得利益者樂得引導運動避免改革,社交媒體公關公司的崛起不需要花費精力研究設計改善民生的制度配套冒險實行了。縣市長在塑造形象少研究設計實行改善民生的政策。如果有一天民進黨有野心家(追求極大權力的人)以庶民形象鼓動民調擊敗黨内其他挑戰者上位,執政後掌握軍權,修改任期限制,一部份大地主土地收歸國有(因爲國家行政軍權已被他控制,所以相當于收歸他有)年青人會歡迎因爲土地已經集中在少數人身上,年青人感覺在鬼島做奴隸沒希望。

台灣還是有太陽花學運發展的菜市場政治學 巷子口社會學芭樂人類學、公務革新力量聯盟、g0v零時政府等等,但是啓蒙運動現在需要與社交媒體公關公司爭取年青人的有限注意力。歐美十七及十八世紀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啓蒙運動,所以在英國政治改革、法國和美國的革命運動以及1830年遭遇革命的歐洲國家之後逐漸建立制度。台灣還缺乏想要怎樣的制度的討論。歐美一些國家現在金錢主導政治、媒體,影響啓蒙教學、社會運動,可見啓蒙教學、社會運動需要持續,否則後代會忘記前人血淋淋的教訓。

啓蒙、運動還沒成功(達到改革系統的目的),同志仍需努力。

最近在网絡上開始發現台灣年青的民族主義萌芽,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夫人何晶在Facebook “Errrr ….” 貼文(有編輯過,原本沒有下面的感謝段落,見編輯記錄),有些留言比較難聽,而這不是孤例,疫情以來對用“新冠病毒”的討伐等顯示台灣有年青的民族主義者。

有些攻擊得很難聽的、比較激動的,一群有點像赵家党年青的偏激民族主義者小粉紅,因此姑且稱爲小粉綠。

他們與傳統年長的台獨基本教義派有點不同,是英粉(蔡英文的粉絲, fans)、不一定支持賴清德,討厭國民黨(因爲賣台),討厭時代力量、柯文哲。他們比較像是自然獨,又對各種與赵家党、台灣等的貼文或留言敏感,比如會抨擊說“這醜化台灣政府”。溫和的台獨人士有時勸他們別太激動也會被罵,有點像是激烈的香港民族主義者。

台灣長期在國際上被孤立,被赵家党打壓,纍積的情緒不小。這有點像馬來西亞的大中華膠因爲馬來西亞種族主義的不公平而纍積怨气、被赵家党滲透下偏向赵家党,在网絡上與港台网民開戰。有時看到大中華膠與一些偏激的香港民族主義者開戰,可他們思維模式有些類似,好像基督教徒與穆斯林聖戰,不共戴天,但基督教與伊斯蘭教都是一神教。

民族主義有排外的成份,台灣是島嶼容易有島民心態,台灣又長期在國際上被孤立,不是像新加坡那樣持續有外來移民的移民國家。維基百科的“台灣民族主義”條目說:“台灣民族主義與以種族主義為基礎的族群民族主義(種族民族主義)不同的是,前者是建構在理性主義與自由主義理念之上的公民民族主義。僅僅強調台灣人應認同「台灣」這個國家,不關乎血緣、祖先、文化及種族(或族群)層面的認同。台灣民族主義之中,「民族」並非特指和獨尊特定的台灣族群(比如台灣閩南人、台灣客家人、台灣外省人和台灣原住民族等),而是指任何認同台灣價值的台灣公民所形成的的群體。因此,台灣民族主義倡導一種由原住民、閩南裔、客家裔、台灣戰後移民及所謂「新住民」等所有族群所共同擁有的民族身份。”是價值導向,不是種族導向。可什麼是“台灣價值” ?“蔡英文回應,台灣價值的核心就是「我們的主權、安全及民主自由生活方式」要繼續維持”。

本來以爲韓國比較極端,現在看來台灣狂熱的民族主義不可小覷。物極則反,不過(度/份)就好。小粉紅已經惹得神憎鬼厭,小粉綠宜引以爲鑒。

目的良善,不擇手段?

手段(行爲)會影響目的(意思),如爲了孩子好而打他,目的利他,手段害他,只要不過度,總的來說還是利他。如果過度了,比如留下陰影,那就變成了害他,手段改變了目的。也就是說,只要不過,手段不會改變目的;但一過了,手段就改變目的。

不過就好。

遇到有人因爲家人家長而留在高雄做一份穩定的工。

他應該不會出櫃。

我想他開心,我想他有機會做自己。

在台灣,家族的影響大。

中華民國台灣需要對話(dialogues)。

走出同溫層,和異溫層對話。

廢核 支持重啓核四
一夫一妻親生小孩 多元成家
廢死 支持殺死法院判決犯死刑罪的人
中華民國 台灣
……
需要對話

對話,交流想法、看法,不同意不要緊,知道大家的想法、脈絡。大家還是有共同點。

一種對話是媒體書寫,如鬼王劉志偉與郭華仁對于糧食自給率的看法

一種對話是网路如Facebook、PTT,到對方的主頁留言,回應留言對話,但現在這些熱門綫上有多少對話?帶風向、假帳戶、挑撥離間……如果沒有親眼見帳戶主人,怎麼知道是真是假?(即使見過也可能有假留言,因爲帳戶被侵入盜用)

所以大國領導人定期還是要面對面會晤對話。面對面是有血有肉的人,有臉部表情、肢體語言,綫上不能完全替代。

中華民國台灣各方也需要持續面對面對話,即使不能很快找到共識,至少不會被離間惡化。

建構共同愿景,大家都是爲中華民國台灣好,仇深不是不能化解。

中華民國台灣能不能面對面好好對話?
逐步建立對話的信任,需要長期的努力。

學習對話,建立對話的文化。
在家裏建設對話的環境,在家裏可放心對話。在組織可以放心對話。

中華民國台灣是個可以放心對話的社會。


地價大漲,帶動房產經濟(GDP)增長,錢進來,發大財。

地價大漲,有房地產者敢消費,高消費經濟(GDP)增長。

地價大漲,建築商積極建房,帶動建築產業鏈GDP。

地價大漲,地方政府可以收更多土地稅,用來造福人民。

地價大漲,持續漲(grows),繼續漲(grows)……


地價大漲真的是這麼好嗎?


地價大漲,地價漲到遠大過土地生產價值(農業),寧愿覆蓋水泥當停車場等地價更高也不要肥沃的土地農種生產。

地價大漲,地價漲到遠大過地面上建築物的價值(古跡),迫不及待拆掉。古跡是什麼,能喫(賺比漲的地價更多錢)嗎?

地價大漲,填海造地,環境價格多少?現在地價大漲,不趁現在趕快填海造地遲些地價大跌時不是沒有賺到?短暫的地價大漲永久結束了被填海造地的美好環境。填海造地賺的錢全民受益?

地價大漲,大陸政府是掙得更多錢了,全用來造福人民?
地價大漲,香港政府是賺得更多錢了,全用來造福市民?
地價大漲,台灣地方政府還是負債不少,漲得的錢被套現去哪裏了?

地價大漲,只有一房自住无感,貸款買一房的房奴手頭緊不敢消費,壓低市面上普通消費,表面上通貨膨脹不高。

地價大漲,銀行貸款給房地產比貸款給新創企業更賺。銀行放款不少在房地產,風險增加。如果大部份銀行都跟風貸款給房地產,大到不能到(too big to fail),利率怎樣改回2008年以前的水平(normalize)?不調高,如果内生的或國外的經濟風暴再來怎麼辦?

地價大漲,人流進多的大都會租金終會上漲,租房者可支配收入少了不敢消費,又壓低市面上的普通消費,市面不景。

地價大漲,人流多的大都會店租上漲,市面上的普通消費又不高,開店越來越難做。創業失敗率越來越高。最終越來越少新創企業,舊財團越來越大。

地價大漲,創業不如尋租(rent seeking)。地主二代不創業,无所事事,治安逐漸不佳。

地價大漲,地價漲到做實業不如尋租。以前做實業的都投錢進房地產,少投資更高科技。要轉型晉升爲高科技高附加價值國家?

地價大漲,大地主們爲了保持地價繼續上漲用錢影響政治,破壞對地價大漲不利的政策。政治逐漸腐化,僵化,代際流動(inter-generational mobility) 越來越低……物極則反。最終不提早和平改革就是戰亂(對外或内亂),亂世地價還會大漲嗎?大地主你是要這樣嗎?


物極則反,不過(度/份)就好。

除了物質需求,我們還有精神需求。幸福是什麼?

台灣國與中華民國有什麼不同?
除了改名字
假如“中華民國”改了“台灣”,還是民代替有財有勢的“喬”事情,台灣國與中華民國有什麼不同?
喬事情、走關係、走後門……台灣國與中華民國有什麼不同?

news.ltn.com.tw/topic/弊案繞過正常途徑解決,找民代——繞過規則
如果規則有問題,歐美改規則,傳統文化繞過規則,久而久之規則形同虛設,法治破功。平民百姓騎機車繞過交通規則(如複製證件送樁腳),沾沾自喜,對繞規則不以爲意,忘了有財有勢的更有能力繞過規則,竊取豐厚的利益,弊害由大部份平民百姓去承擔。要講關係平民百姓能有什麼關係?

只是這樣喬事情、走關係、有門路……台灣國與中華民國有差嗎?
像台灣民政府那樣可以買「州長」,這就是台灣國嗎?那台灣國與中華民國有什麼不同?

國民黨本質内是一個各政客家私的政黨。如果你這麼說,他們會說:“人不就是顧好自己的家庭就好?”(在他們的文化這是天經地義的)台灣國也是一樣嗎?

舞弊是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Кита́я (КПК) 滲透台灣的最好管道

不走後門、通過正常途徑解決的民意代表,在台灣國能生存嗎?
不做有財有勢的政治代理人,可以在高位嗎?

台灣國的願景(vision)是什麼?台灣國可以怎樣不同?

Follow me on Twitter

Archives

Blog Stats

  • 3,326 hits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unless otherwise noted.